【推荐】你被骗了,丰巢收费只是一个气球-马云和三泰控股公司
之前免费的丰巢4月30日起要收费了,不贵,五毛钱。就这五毛钱,现在引发了众怒。
业主不满,表示不能接受丰巢收费业务。第一是因为有些快递员没有征求本人的同意直接放入了快递柜。这现在几乎是普遍现象了吧;第二就是所规定的超过12小时就开始收费的时间太短。
业主委员会行动,把丰巢“封巢了”。5月5日,杭州一小区业委会暂停启用丰巢快递。5月10日,上海首家因丰巢超时收费而停用的小区中环花苑发出致丰巢的公开信。央视报道,很多小区陆续上演业主封掉丰巢。仅在上海就已经有近百个小区自发联合抵制。
从免费到收费,你熟悉的套路
此前,丰巢快递柜一直是免费向市民提供暂存服务。虽然用户也可以选择“打赏”,但并不强制。
4月30日起,丰巢快递柜上多出一则“会员服务”的消息,该消息表示非会员用户将无法一直享受免费寄存服务。收费标准为:“普通用户只能享受12小时免费保管快递的服务,超过12小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超时不足12小时按照12小时的费用收取,3元封顶。节假日期间不计费。”
从免费到收费,一直都是所谓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积累了庞大用户后,用户已经形成依赖,收费就变成可能。不过丰巢不认为自己的目的是收费。
丰巢智能柜5月9日在公众号公开致信用户,表示推出此项服务是为了“高效”。丰巢官方表示,后台数据显示快递员派件高峰集中在早上9点至11点之间,一般10点到达峰值。设置“12小时保管期限”就是基于这个派件高峰时段的推算。从上线会员功能以来,丰巢12小时内取件比例提升了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天早上可以空出近百万个格口。
看起来,丰巢的目的是提高快递柜的使用效率。但是连锁反应已然出现。消费者“买买买”不会因为快递柜企业和小区物业两方“掐架”而停止。这边顺丰丰巢被停用,另一边菜鸟驿站、代收点单量暴涨。
顺丰的布局
就在收费争议的时候,丰巢在智能快递柜领域又来了个大动作,把另一家企业中邮速递易收购了。
5月5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参股公司丰巢开曼(HiveBox Holdings Limited)的子公司丰巢网络与中邮智递(中邮速递易的运营主体)及其股东签署一揽子交易协议。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浙江驿宝、明德控股将减资退出中邮智递,中邮智递成为丰巢开曼的全资子公司。
这次交易是顺丰在在智能快递柜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
顺丰在公告中表示,“这是为了做大做强智能快递柜主业,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快速抢占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优势区位,向快递员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整合中邮速递易之前,2017年,丰巢曾以8.1亿元收购另一家快递柜企业——中集e栈。双方在此后已经完成了整合,丰巢的市场占有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此期间,丰巢也已经从快递行业的智能快递柜,完成了向顺丰旗下智能快递柜的转变。
在这次丰巢收费风波中,菜鸟宣布将继续免费,菜鸟是属于马云的,丰巢是属于顺丰王卫的(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顺丰创始人王卫持有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82.55%股权,仍是其实控人),这是王卫和马云的竞争。
王卫这一次算盘很响,是要一鱼四吃:(1)顺丰快递自己省去了亲自上门的麻烦,这是第一吃;(2)顺丰向使用丰巢的其他快递公司收费,这是第二吃;(3)顺丰利用丰巢的广告区域赚取广告费,这是第三吃;(4)顺丰向未及时领取的快递收取超时费,这是第四吃。
顺丰加入外卖
5月11日,顺丰同城上线“丰食”平台,主打面向企业员工市场的预定、送餐服务。长久以来,由美团王兴和饿了么马云统领的外卖江湖,就此杀入新大侠。
一向低调的王卫这一次集中了舆论焦点。
1971年,王卫出生于上海。当时,王卫的父亲是一位空军俄语翻译,母亲是大学老师,从家庭教育背景来看,王卫的确要比“四通一达”的“桐庐帮”出彩很多。不过,这也只到他七岁那年而已。1978年,王卫举家移居香港。不过,父母的高知身份在香港没多大用,而抛弃学历资质,父母能采取维持生计的手段与寻常人也并无多大区别。
正常生活都困难,何谈与父母一样接受高等教育呢?高中毕业后,王卫便辍学做起了印染。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和内地贸易往来速增,然而,两地邮寄非常不方便。1993年,瞅准商机的王卫向父亲借了10万港币,回到广东顺德讨生活,注册了顺丰。
历经四年,靠低价“圈地”、引入加盟商,王卫带着6个员工和背包、拉杆箱,从一介水货佬迅速垄断珠三角快递市场。彼时,北京是宅急送的天下,桐庐帮(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汇通、天天都出自浙江西北部的小城桐庐,这些快递公司因为庞大而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被外界统称为“桐庐帮”。)则抢下上海,三巨头谁都觊觎更大的版图。
直到2003年,一场非典,王卫率先成为破局者,这也是王卫第一次难得的“高调”。
也是受非典疫情影响,航空运输价格降至极低点,王卫果断与扬子江快运航空签订了5架包机的协议,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航运的民营速递企业。不到三年,顺丰即在国内建立起强大的物流体系。并且这种中高端打法,使得王卫自成一派,快递行业有了顺丰与其他快递之分。国内快递江湖一直有句话:快递有两种,一种叫“顺丰”,一种叫“其他”。
跨越二十四年,2017年2月,顺丰正式登陆深交所,而过往王卫喊过的“不上市”、“不融资”也早已丢到脑后。
顺丰的外卖服务并非异军突起,很明显有备而来。据报道,今年2月,丰食就已经上线微信小程序,联合腾讯企业微信和微信支付。或许是同样从深圳起家,王卫和马化腾絮叨起了多年情谊,另一边却和马云的关系依旧尴尬。
王卫这一次四处出击是为了什么?
王卫的焦虑
快递江湖变化了。
以前是顺丰和其他,现在是顺丰和阿里系。
4月29日晚,韵达公布了其2019年年报,前十大股东中,阿里系赫然在列。虽然持股不多,但意义却非同小可,这意味着阿里正式将“四通一达”全部纳入麾下,成为“五岳盟主”。(2019年3月,阿里斥资46.6亿投资申通,当时有报道称马云曾表达出“签订排他协议入股申通”意图,但被申通董事长陈德军拒绝。)
面对马云的步步紧逼,顺丰面对的是阿里系。丰巢收费,可能只是一个试探气球。
丰巢和中邮智递的重组,才是对抗阿里系的重要手段。中邮智递何许人也?正是“中邮速递易”的运营主体。在智能快递柜行业,中邮速递易一直是丰巢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老大与老二牵手了。这是王卫布局的重要一手。
目前,全国智能快递柜市场共有柜机数量约41万,其中,丰巢拥有18万,市占率约44%,中邮的速递易有10万左右,市占率约为25%。其余菜鸟、云柜、京东物流等占比均不超过10%。 而今,丰巢牵手速递易后,将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几乎统一了快递柜江湖。
我们前面说到,在中邮智递之前,丰巢在2017年收购了另一家快递柜企业——中集e栈。王卫先试探性释放收费气球,一鱼四吃;同时杀入外卖市场,顺丰的快递员同时兼职外卖,这个生意一举两得了。
尽管如此,王卫依然焦虑。
4月30日, 圆通、申通和韵达相继发布了2019年年报,至此,快递行业的年报全部披露完毕。通观各家的成绩单,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营收来看, 顺丰仍然一家独大。2019年, 顺丰实现营收1121.93亿,是同行业中唯一营收破千亿的公司,也是 顺丰史上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四通”联起手来,才能勉强与顺丰打平。
不过, 顺丰的营收虽然独占鳌头,但净利润却并不高,2019年净利润仅57.97亿,与中通基本持平。顺丰5.17%的净利率甚至不如圆通、申通,与中通的25.65%的净利率相比更是远远不如。
从成立之初, 顺丰就瞄准高端客户,高端定位、直营模式、航空运件一度是顺丰引以为傲的“三驾马车”,在早期引领 顺丰快速发展。
但是时过境迁, 顺丰的“三驾马车”如今已风光不再。曾经,人们惊叹于“顺丰居然买飞机”,但现在, 圆通、京东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货运飞机,其它同行也在迎头赶上。其次,顺丰的“优质高价”策略也在逐渐失灵。圆通推出了“承诺达特快”, 中通推出了“星航时效件”,韵达、申通等也纷纷发力,对顺丰步步蚕食。
另外, 顺丰曾一骑绝尘的直营模式优势不再,同时,其重资产的弊端也日渐明显。重资产模式下,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无形中将“五环外市场”拱手让人。2019年, 顺丰全年业务量为48.31亿件,与“四通一达”均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随着拼多多崛起,“五环外市场”已成为一块大蛋糕;但在这块市场,拥有价格优势的“四通一达”无疑更有竞争力。
通观快递行业2019年的成绩单,顺丰虽然营收破千亿,但净利率却偏低;“四通一达”虽然业务量遥遥领先,但赚的都是辛苦钱。双方各有优劣,一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过,从股价表现来看,投资者或更中意“通达系”。2019年,中通全年涨幅达51.88%,而顺丰只有14.12%,不仅大幅跑输中通,与韵达(44.16%)、 圆通(28.56%)相比也明显不如。
王卫的焦虑一直存在。这几年,王卫也没光守着快递业务好乘凉。从便利店、无人货架、生鲜速配,一路试到跨境电商“Wow哇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这一次购速递易,顺丰或想借此扳回一局。那么,王卫的“如意算盘”能打得响吗?
冒着得罪用户的风险,丰巢也要尝试付费,我把收费理解为放气球,但这背后也有着无奈——快递柜烧钱。2019年,丰巢实现营收16.14亿,但净亏损高达7.81亿。此次并购速递易,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减少恶性竞争,降低成本。
对于顺丰和王卫来说,此次并购无异于一场豪赌,赌的不仅是智能快递柜的江湖地位,更是快递行业的下一个十年。据统计,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69亿增至2019年的254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0亿元。
在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智能快递柜或将成为快递公司提升效率的最优解。
今年爆发的疫情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2月,国家邮政局明确表示要“积极推广智能快件箱投递的模式”,智能快递柜迎来了新风口。
不过,就在丰巢宣布收费时,最大的对手菜鸟驿站仍表示免费。莫非阿里财大气粗,看不上这点钱?或许,只是马云狡猾,让丰巢先得罪用户而已。
智能快递柜江湖的竞争,好戏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说丰巢收费是气球?
丰巢有因价格违法被行政处罚的“前科”。据启信宝风险信息显示,丰巢在2020年1月受到过一次行政处罚,处罚类型为“价格(政事业性收费)法行为”,当时被南山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632,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9632。
2019年6月,交通运输部就发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快递员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征得收件人同意。
丰巢事件引起热议后,各地监管部门也多次发声。近日,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地明确表示,快递需经收件人同意后方能放置在智能快件箱中。
山东省邮政管理局表示,未经收件人允许将快递放在快递柜,属于投递不规范行为,可以投诉;福建省消委会也明确表示,未经收件人同意,快件存入快递柜产生的费用应由快递公司承担。
上海邮政管理部门也再次明确:根据《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对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快件投入智能快件箱等不规范行为,用户可以进行投诉或者举报,邮政管理部门也将依法予以查处。
王卫会明知政策的情况下违反政策吗?或许,
这只是一个气球,有争议才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