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你见过面额15、35、45、75、90的一套纸币吗-1986年100港元换多少人民币
虽然世界各国的钞票虽然图案各不相同,大小尺寸不一,但是在钞票面额上几乎都墨守一条规则,常用1、2、5、10、20、50、100、200、500…这样“1、2、5卷别结构体系”的数字。
特殊面额的纸币出现在钞票上也有不少,如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过3元面额的人民币,斐济发行过7元面值的纪念钞,港币也发行过150元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成立150周年的纪念钞,所罗门群岛为纪念独立40周年也发行的40元纪念钞。
特殊面额的纸币多为单张或纪念钞性质,在一个系列钞券所有品种都使用特殊面额,这种奇葩的情况还真存在过,一个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缅甸
。
缅甸曾在1985年~1987年发行过一套面额为15、35、45、75、90缅元的纸币
。分三次发行,1985年第一次发行了75缅元币,据说是为了纪念奈温75岁寿辰而发行,只发行了单独这一张;1986年8月1日第二次发行了15和35面额的缅元币;第三次发行了45和90缅元币。
注:各票面尺寸大小并不相同
从面额序列看,在15、35缅元之间应该有25缅元币,其缺失的原因,可能是1985年11月3日缅甸政府突然宣布前一套纸币中的25、50、100缅元作废,对已作废的面额不再重复发行。
奇葩面额产生的背后,必定有着一个奇葩的人或者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先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缅甸的情况,1985~1988年间缅甸的实际政权控制人是吴奈温,一个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及独裁者。
吴奈温
相传吴奈温非常迷信,笃信命理学与一种盛行于缅甸的改运魔法仪式——Yadaya,经大师指点,不要将50、100这样的数字列入纸币中,于是在85年11月3日突然宣布前一套纸币中的25、50、100缅元作废,面额也不再重复发行。尤其之前发行过75面额,为了保持面额序列的一致性,于是第二次发行了15和35面额的缅元币。
对于第三次发行45和90面额的纸币,据说在奈温的信仰里,“9”是非常吉祥的数字,面额45和90均是9的整数倍,45和90缅元币能保持他江山千秋万代的面额,然而,这两个面额纸币发行不久他变下台了。
奇葩的人就喜欢干奇葩的事呀。1988年,发行90元面额货币引起大动乱后,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遵循市场规律发行货币,这套纸币不久后也被新版货币所取代。
下面一起看看这几张奇葩面额纸币的票面设计。
在该套纸币中,面额为15、35、75缅元币的正面主图人物均是缅甸独立运动领袖昂山将军,他被缅甸人尊称国父,而45和90面额正面主图人物事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缅甸油田工人罢工领袖波哈拉盖依和缅甸农民起义领袖萨雅山。
正面为昂山将军免冠像
背面为佛教造型像
正面为昂山将军戎装像
背面为佛教造型像
正面人物为缅甸油田工人罢工领袖波哈拉盖依
背面为油田作业场景
正面为昂山将军民族服装像
背面为佛教造型像
正面为缅甸农民起义领袖萨雅山
背面为农耕作业场景
想收藏此套纸币的朋友们,可以在淘宝找找,一般几十元左右都能收藏一套,由于废钞年代久远,品相一般不太好,不过这一套特殊面额的纸币,估计不会再有其他国家出现了,收藏一套也蛮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