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你该关注保险公司的偿付率和风险评级-保险公司总公司服务评级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内容是关于保险公司的偿付率和综合风险评级的话题!
之所以今天解读保险公司的偿付率和综合风险评级,多少有些出于无奈!因为我们上周在讨论将于2022年12月12日起实施的最新版《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内容时,无意间提到了11月18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的《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并对该通报稍作解读,通报中提到为规范人身保险产品,很有可能目前市场在售部分增额终身寿险会于12月5日前后停售下架!11月20日开始,我发现很多保险销售人员、银行销售人员开始大肆宣传“停售”!全然不顾保险公司的资质!本人认为实在是存在销售人员追求个人业绩、不顾客户利益的行为!
而我们在上周的解读中向各位提到了,“购买产品莫急!并未大家解读了即将于12月12日实施的新版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并提示大家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前,要关注保险公司的偿付率和综合风险评级!”
在对新版的《保险报港基金管理办法》解读中,我们解读到:所谓的给那些破产、倒闭保险公司“兜底”的保险保障基金在救助的时候,是针对险种,进行不同标准的救助。其中人身险的救助标准是: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
另外,办法中还规定:“对保险合同中投资成分等的具体救助办法,另行制定”!简单概括,就是如果你所购买的保单的保险公司倒闭了、或被接管了、或者被转让了,或者被接收了,那么你是不能拿回100%的保单利益的!因此,我们一再提示各位!购买保险产品你要看清保险条款,你也要挑选保险公司的资质!好了,回到我们今天解读的主题:我们要关注保险公司哪方面的资质呢?
我们要关注的是:保险公司的偿付率和综合风险评级!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是偿付率!
偿付率的全名叫做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于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最低资本的比例。反映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简单来说,偿付能力就是判断保险公司有没有能力赔钱的标准!
那么,偿付能力高低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偿付能力高代表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消费者不用担心保险公司赔不起钱;相反,偿付能力低代表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当下不健康。我国目前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标准是: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标准为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标准为100%。风险综合评级达标,标准为B类以上!任意一项指标不达标的,就是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
怎么查看各个公司的偿付能力呢?这个属于公开信息披露,不难找,登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http://www.iachina.cn
在“信息披露”里找到“偿付能力信息披露”!偿付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数值。比如刚成立的新公司,还没开展什么业务,手上一堆现金,偿付能力自然高。所以偿付率适当就可。
此外,我们再来解读保险公司的风险评级!
“风险综合评级”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否达标的三个监管指标之一。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达标条件,要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不同类别的风险综合评级,代表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
A类公司:即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且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小的公司。根据风险由小到大进一步细分为AAA类公司、AA类公司、A类公司。B类公司:即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且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较小的公司。根据风险由小到大进一步细分为BBB类公司、BB类公司、B类公司。C类公司:即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较大的公司。D类公司:即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严重的公司。
我最新了解到的保险公司风险评级,供大家参考!风险评级C和D的共23家。已公布的不达标的共12家:富德财险、珠峰财险、华安财险、前海财险、三峡人寿、百年人寿,风险综合评级由B转C;都邦财险风险综合评级更是从B掉到D,安心财产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负,三项指标都不达标。你要关注C和D
寿险前十大评级中,中国人寿荣获3A,新华人寿、太平人寿、中邮人寿,风险综合评级为AA,太保寿险、建信人寿为A。
解读过了以上内容,相信你自会从容选择保险产品了!好了,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我是以诚信为你解读保险的孔祥文!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