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佣金松绑,券商佣金战又起-2015齐鲁证券交易佣金多少
CFP
晨报记者 曹西京
证监会已制定《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草案)》,正在业内小范围征求意见,其中松绑佣金管理受到高度关注。而今年3月开始,券商新一轮佣金战又起:中泰证券抛出万2.48佣金率的优惠活动,东方财富证券在线开户佣金万2.5,九鼎集团控股的九州证券推出经纪宝,用户可以通过经纪宝快速成为证券经纪人,享受万1.5成本线佣金。新规定更是引发了行业热议,“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或面临大变革,从美国券商发展历程看,将采用多元化的佣金结构。这将加速券商业务转型,竞争将从同质化转向差异化”。一家上市大券商负责人说。
佣金或进入自由化时期
新办法是首部对券商经纪业务进行集中统一规定的规章,对券商分支机构、证券交易佣金收费标准、外包服务、券商的管理责任及问责措施等多个方面做出规定。比如对佣金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
一是针对佣金不透明,纠纷较多问题,要求证券公司对佣金收取标准在公司网站、营业场所进行公示,同时必须在证券交易委托中与客户约定具体的服务价格。
二是针对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单一,价格战屡禁不止问题,不再强制要求佣金收费必须与交易金额挂钩,允许证券公司根据客户的交易方式、交易量、交易频率、资产规模等因素自主与客户约定服务价格,引导证券公司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要求。
三是针对证券交易相关收费关系不清、责任不明问题、要求券商将自身收取的佣金与代其他主体收取的各类费用单列,例如印花税、证券监管费、证券交易经手费、登记过户费等,并按照规定提供给客户。
四是针对券商无序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明确佣金监管的“底线”要求,例如收取的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不得使用零佣金、“免费”等进行虚假宣传。
审时度势,市场人士认为,今后券商按笔收费、包年、包月服务等收费模式将层出不穷。同时,《办法》鼓励将现有营业部转型为分公司,除分公司外的其它分支机构不得从事经纪业务外的其它业务。“随着市场发展,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证券经纪业务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与其他业务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但经纪业务在证券业务中的基础、奠基性作用很难动摇。”联储证券副总裁李庚寅说,该办法对证券经纪行业将影响深远。
小券商欲尝鲜
尽管办法还在酝酿中,但部分券商已先行,尝试以低佣金率来实现弯道超车。如九州证券抛出万1.5的成本线佣金,之上全部归经纪人。九州证券经纪宝负责人介绍,投资者的佣金具体比例由经纪人和投资者自行协商,但不得低于经纪人执业所在地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等规定。
相比之下,大券商似乎相对淡定。沪上一家券商董秘表示,现在行业佣金率已接近成本底线,下行空间很小,佣金战很难打起来。且信用账户交易佣金率较高,行业整体经纪业务佣金率将维持在万4至万5之间,与当前基本持平。“网上一般佣金会低些,但部分券商开始向线下布局,而线下经纪业务成本高于线上,除了佣金,投资者对券商各类服务也很敏感,公司将因人而异,保持经纪业务相对稳定。”他解释说。
总体上,尽管近几年券商谋求差异化发展,但经纪业务仍占据了券商营收半壁江山,中小券商更高,经纪业务往往是其利润大头。据同花顺Ifind统计,目前已披露年报的17家上市券商,去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总和高达1212.57亿元,平均占营业收入40%,其中10家占比超过四成,最高的长江证券占比达56%。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最高,达184亿元,占营业收入33%。而中小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几乎是他们收入的全部。例如在新三板挂牌的湘财证券,2015年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5.63亿元,同比增长141.09%,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84.64%。
大券商钟情财富管理
华泰证券坦承,随着互联网证券业务的持续推广以及一人多户政策的放开等影响,券商经纪业务竞争更趋激烈,行业平均佣金率进一步下滑,市场化进程显著提速。
海通证券在年报中也直言,在行业创新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证券公司需要不断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兴业证券亦称,正在加快经纪业务由传统交易向财富管理转型。广发证券去年在财富管理模式转型下,扩大了客户规模,尽管佣金下降,但市场份额同比上涨了0.48%。看来,财富管理成为券商看好的新风口。
在方正证券非银金融高级分析师林喜鹏看来,券商经纪业务管理办法新政将加速行业佣金自由化改革,2015年行业佣金收入占比47%,与美国1975年佣金自由化改革时差不多,后来美国证券行业佣金收入占比下降到20%左右。2015年证券行业平均净佣金率为万分之5.56,未来佣金费率将进一步下降,倒逼行业转型和整合。
国信证券研究员陈福也因此小幅修正对2016年券商平均净佣金率的预测至万分之0.43(同比下降15%),认为此次改革将加速压缩传统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迫使券商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转型落后、机构业务布局落后的券商将面临很大压力。
不过,海通证券孙婷提出,当前市场环境不足以长期维持低佣金率,且仅靠低佣金率获客的效率并不高。从美国佣金率自由化过程看,短期佣金收入占比下滑较多,但一些大型投行将业务重点转向高端客户和机构客户,收入质量及专业性明显提升。